祭孔为何要选农历二月上丁日

祭孔为何要选农历二月上丁日

都江堰文庙祭孔(资料图)

今人多只知9月28日孔诞日要祭孔,对于春季祭孔多有隔膜。实则,孔诞日祭孔并非古礼。历史上,从隋文帝开始,祭孔都选在春秋仲月(即农历二、八月)上丁日,因此祭孔简称“丁祭”。此一传统直至清末,延续千余年,到民国时仍有使用。所以春秋仲月上丁日祭孔,才合乎古代礼制。3月7日(仲春上丁日),都江堰文庙举行春季祭孔大典,意在接续千年祭孔传统,对于恢复正统春秋祭祀意义重大。

释奠礼用春秋仲月上丁日解

祭孔释奠礼用春秋仲月上丁之日,盖仲春、仲秋二月,取其为时之中正;丙丁二日属火,取其文明之义。又丙日刚而丁日柔,外事用刚,内事用柔,故用丁而不用丙也。

据《增修灌县志卷七·学校志·祀典上》载,祭孔之礼,始于汉高祖刘邦。三国魏文帝时,始将祭孔与祭祀先圣先师之释奠古礼相结合。北齐天保间,制春秋二仲释奠于先圣先师,然未定具体何日。隋文帝开皇初,制国学州县学,春秋仲月上丁释奠,此乃释奠用上丁日之始。

又按明李之藻《頖宫礼乐疏卷三·祀典名义疏》,春秋二仲,岁有事焉。拜孔揖颜,每朔一举,隋备四仲之祭,日用上丁,其犹古者四时皆祭之意欤?宋初以上丁释奠东序,上戊释奠西序。沿元迄今,小有损益,而春秋丁祭则释奠之名无改焉。用丁,象文明也。不用丙者,内事用柔也。

相关探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