雕胡饭:我们还原了汉唐顶尖的美食,两种吃法真是美醉了

雕胡饭:我们还原了汉唐顶尖的美食,两种吃法真是美醉了

为何李白馋到胃疼,却“三谢不能餐”?

每一个吃货心里,都存着一样美食,如水中月、雾中花,想一亲芳泽,又恐美梦破碎。

我心中的是雕胡饭。

在无数典籍里见她惊鸿之影,而且贴着数不清的标签:世上最贵的饭、谷物中的鱼子酱、李白的最爱、盛唐时最顶级的米饭、惹无数诗人歌咏、曾为六谷之一如今却难见踪影……甚至,她的名字都存争议。

宝剑赠英雄,红粉送佳人,我把雕胡饭献给你。

前传

之所以写雕胡饭,完全是机缘到了。

之前写“长山宴”发现了野米,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雕胡饭;紧跟着,去无锡山水蓝园,又看到老翁采茭白;今天,筷子夹起宝堰的茭瓜炒青红椒,仿佛听到美女的娇嗔:都这样表白了,你还不眷顾吗?

好吧。

也许我曾在一些冷饮中、菜肴里,尝到过一星半点的雕胡,却少了一种脉脉含情的对视。

这次,我们特地多煮了点。

杜甫在诗中说:“滑忆雕胡饭,香闻锦带羹。”这种“滑”不是凭空而来的,需要长情的泡和煮:煮之前要浸泡4小时;然后煮的时间,也要比煮大米饭长2.5倍。

我们依法行事,将生米煮成了熟饭。

雕胡米外观呈黑褐色,我们买来的,在某宝要60多元一斤,网上说,英国的超市里也有,半斤就要卖将近5英镑,且都是没有去壳的。据说,很多营养都在外壳里,想想,这么贵,还是把壳子一起吃了吧。

果然,口感丰富。外皮有外皮的滑脆,米粒有米粒的温香软玉。

最重要的是,她有一种特殊的清香,比大米饭的清雅。而且,入口回甘非常快,有种非常生动的甜,在味道完全释放后,还有一点点苦尾。

为了净化这种甜、中和这种苦,我们这次做了两吃:煮雕胡饭和热菜。

取模具把雕胡饭塑形,配以云虾来荤素搭配,摘金钱草点缀,再以南瓜汁衬底送饭……雕胡饭的清香仍在,难以言表的黏韧弹牙依旧,这种苦尾,却被南瓜汁巧妙去除,回甘高亮。

《周礼》里说:“蜗醢而苽食雉羹”,就是说菰米饭(雕胡饭)与蚌蛤酱、野鸡汤羹搭配着吃,鲜香味美。还有一种说法是,雕胡饭配鲜鱼或羊肉,最为肥鲜可口。

我们选择了羊肉。融入羊肉片的肥美后,雕胡饭更加滑润,稍稍放一点糖,以改那淡淡的苦尾。这一刻,雕胡饭的黏韧达到了高潮,胀满了羊肉的汤汁,口感生动异常,好吃得让人几乎不顾形象……

陆游说:“散花洲上青山横,野鱼可脍菰可烹。”此刻,蘸着诗句来吃,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。

本传

雕胡就是菰(gū)这种植物的果实。《本草纲目》对菰的考证是:“菰本作苽(gū),茭草也。其米须霜雕(同凋)时采之,故谓之凋苽,或讹为雕胡。”

在有些古书里,雕胡常又称“雁膳”。《西京杂记》中则说:“菰之有米者,长安人谓之雕胡。”

无论如何,雕胡的蛋白质中,含有丰富的氨基酸、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,它还含有一种独特的天然抗氧化剂,被誉为米中之王。

既然这么好,怎能放过了?

《周礼》上说:凡王之馈,食用六谷,膳用六牲,饮用六清,馐用品百二十品。是的,唐代以前,粮食分为六谷,指稻、黍、稷、粱、麦、菰。

在公输班发明改进石磨之前,世间只有“粒食”而没有“面食”,从此以后,小麦以“百变星君”的魔术师身份,上位成功。但是无论如何,雕胡饭始终以糯韧可口而被钟爱,尤被僧人隐士视为人间至宝。

雕胡之美,在于故事。雕胡的故事,却实在是让人两难的故事。

她从先秦走来,美味是她的风采。当她跻身六谷的时候,天下不知有茭白,无论炒茭白丝、虾籽油焖茭白。

从宋代以后,征战连连,茭草乏人呵护,染上了黑粉菌,大面积地被感染。人们发现,感染后的茭草,不再结果实,但茎节细胞因此加速成长,形成肥大的纺锤形肉质茎,这就是茭白。

宋仁宗朝的宰相晏殊,在诗中还提到皇家在元旦祭祀时,使用雕胡饭。明朝以后,描述雕胡饭的语句逐渐消失。一代风华绝代的粮食,就此淡出人们的视线。

茭白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,采摘下来后,切片拉丝,和辣椒、肉丝一炒,滑美异常,以致于成为江南水生植物中的三大美味之一。

请注意“滑”这个词,这在古代是个评价非常高的词,但凡沾上这个词,不仅好吃而且上档次,与之为伍的有“莼鲈之思”里的莼菜,肥美冠绝天下的熊掌。

虞世南在《北堂书钞》引东汉刘梁《七举》就曾有“菰梁之饭,入口丛流,送以熊蹢,咽以豹胎”之句。意思就是雕胡饭只能用熊掌、豹胎这样肥美爽滑的食材来搭配。

自此,天下无雕胡,世人只知茭白矣!

外传

雕胡饭之美,还在于文人墨客的美妙赞誉。

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,和雕胡饭、菰米饭相关的诗词,不下几百句,你们自行搜索,这里不再引用。

这其中,最惹人注目的是,李白的《宿五松山下荀媪家》:“我宿五松下,寂寥无所欢。田家秋作苦,邻女夜舂寒。跪进雕胡饭,月光明素盘。令人惭漂母,三谢不能餐。”

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:其一,唐代甚至更远,吃的雕胡饭都是舂米去壳的;其二,李白等这顿雕胡饭,吃足了苦头,馋到胃疼。

你想啊,这里的雕胡是新收的,是带颖带壳的,得现舂去壳,然后像前文说的要长久浸泡,再花费更长的时间来煮。这期间,米香还不停破空而来……

这种煎熬,一般人受不了。我有些替李白胃痛。

当荀媪恭恭敬敬奉上新煮好的雕胡饭,清亮的月光照在素盘上,此情此景,李白却说:三谢不能餐!为什么?

我们可以复原一下当时的情景。

安史之乱后不久,唐肃宗大赦天下,李白重获自由,以花甲之年北上请缨。他辗转到皖南,借宿五松山下,正感怀人生凄苦。而战乱中的贫穷农家,却拿出李白最喜欢的美食款待他。

这让李白不禁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洗衣女。韩信功成后一饭千金地答谢洗衣女,而李白报国无门、郁郁不得志,贫病交加已至暮年……他内心的波澜起伏,这世间又有几人可知?

想那李白,本是大好男儿。“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馐值万钱”,也不能让他动容,他仗剑走天涯、散发弄扁舟、骑鹿游天姥,又曾是何等豪迈?如今,一盘雕胡饭,却成为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!

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(761年)秋,也就是李白(701~762)去世的前一年。

这是关于雕胡饭的绝唱,也是李白人生的绝唱。

如今,我们吃到的菰米大多是进口的了,而关于雕胡饭的故事,已经镌刻在千年的时光之中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相关探索